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
*:::字級設定: 小 中 大
*網站地圖*回首頁*English*RSS*常見問答*意見信箱*雙語詞彙*分類檢索  

新聞中心

認識本院

就醫指引

醫療團隊

科室介紹

衛生保健

便民服務

連結:網路掛號(另開新視窗) 連結:門診時刻表 連結:看診進度查詢(另開新視窗)
(進階)
*
  :::衛生保健
  *

衛教新知

*
  *

居家保健

*
  *

醫藥專欄

*


*:::
*

* 目前位置:首頁 > 衛生保健 > 醫藥專欄 > 腰酸背痛 * 回上一頁
*
醫藥專欄
*
更新日期: 2018-03-13
*


* 醫藥專欄
衛生保健中的文章僅提供您相醫療保健參考之用,不能取代醫療行為與醫師診斷,如遇疾病仍建議您親自就醫。
*

友善列印

*

文章標題

  腰酸背痛
*

發表人

  骨科 王台雄醫師

發表日期

  2009-11-25
*

文章內容

  一、腰酸背痛的原因:
大多數的人腰酸背痛的原因是在腰椎及其相關構造,可分為骨頭 (如長骨刺),軟組織(如肌肉及脊椎間之韌帶),神經(如神經被骨刺壓迫)。有少部分如腫瘤,腎結石亦會引起下背痛,但這畢竟佔了少數。
有些動作可導致下背痛,引起下背部腰椎之疼痛,這包括彎腰、扭腰搬重物、急速扭腰、打噴嚏等。
有些人腰酸背痛並沒有特別原因,可能是脊椎本身老化(脊椎之韌帶鬆弛)或是年輕時多次輕微傷害累積造成。
其他可引起下背痛之疾病包括骨質疏鬆、腰椎骨折、胰臟癌等,這些疾病雖嚴重,但所佔之比例很低,可以不用太擔心。
 
二、腰酸背痛之症狀:
有些人之症狀是侷限在下背部,有疼痛、麻木,甚至燒灼感,感覺異常等。有些人有脊椎神經根壓迫症狀,這時除下背痛外,亦會延伸到臀部、大腿、小腿,這就是所謂「坐骨神經痛」。若腰椎骨刺壓迫脊髓腔,會有脊椎狹窄之現象,病人會有神經性跛行(即走不到二百公尺,需休息一下,才能繼續再走路)。若是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馬尾神經,會有馬尾神經症候群(包括疼痛、無力及大小便失禁)
 
三、診斷:
1.可利用X光:X光只能看骨頭的變化,對椎間盤、肌肉、神經則無法看到
2.CT(電腦斷層):可顯示椎間盤、椎間孔、神經根及小面關節的橫切面,對椎間盤突出有很大助益。
3.MRI(核磁共振):可顯示軟骨、韌帶、肌肉、神經及關節囊等軟組織之結構。
4.肌電圖及神經傳導檢查:可以推知神經及肌肉病變的部位。缺點是針刺及電刺激,病人會覺得疼痛不舒服。
5.理學檢查:藉由深部肌腱反射(DTR)及直腿舉腳檢查(SLRT),得知病人神經壓迫之嚴重度及壓迫之位置。
 
四、治療:
1.藥物治療:給予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這對脊椎軟組織拉傷之病人已足夠。
2.物理治療:包括皮神經刺激、短波、干擾波、熱敷下背部、拉腰(腰部牽引)。
3.運動治療:由治療師教予下背及腹部之肌肉力量之增強運動,避免重複性發生下背痛。
4.手術治療:下背痛須手術治療,約只佔下背痛病人之百分之一。應先做2~3個月之物理治療,如無效才考慮手術。
 
五、結論:
下背痛是每個成年人常遇到的疾病,應找骨科醫師求診,找出原因,再來治療,不論是保守療法或是手術治療,都會有很好之結果。

*

回醫藥專欄列表

首頁



上一則

現代人的文明病-焦慮症

下一則

老年麻醉




 
**
*

到最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