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機能不良性子宮出血常因卵巢之慢性無排卵所引起,最常發生於青春期及接近停經期之婦女。在講解機能不良性子宮出血 我們先來認識月經之內分泌基礎:子宮內膜能接受動情激素與黃體素刺激,而有增生及分化之現象,刺激消失後,子宮內膜會發生崩解脫落,叫縮退性出血 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月經。
子宮內膜出血機轉有五種:
1.動情激素縮退性出血: 如兩側卵巢切除或因接受骨盆腔放射線治療,及停止使用已服用一段時間之動情激素,都會造成縮退性出血。
2.動情激素突破性出血: 常發生於慢性無排卵之病例,機轉為子宮內膜長期受動情激素刺激過度增生。子宮內膜太厚無法支撐自身,或子宮內膜的基層細胞增生較血管快,最後導致最表層細胞壞死脫落出血。
3.黃體素縮退性出血: 通常發生於黃體摘除手術後及已服用黃體素治療一段時間後停藥的病人。
4.黃體素突破性出血: 黃體素對子宮內膜〝長期不停〞之刺激,子宮內膜也會發生脫落出血,稱之為黃體素『突破性出血』,通常發生於長期接受黃體素治療的病人。
5.動情激素合併黃體素縮退性出血
一般我們說的月經異常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周期性之月經異常
(1)月經次數過多:月經周期小於21天者。發生之原因可能是無排卵性之縮退性出血,也可能是有排卵但卻有過短之增生期或過短之分泌期,最常發生於青春期及更年期。
(2)月經次數過少:月經周期大於36天且小於6個月者。至於超過6個月而仍無月經者,稱為無月經症。
2.出血型態之異常
(1)月經過多:排出之月經血量超過80ml者。
通常合併器官性病灶,如:子宮肌瘤,子宮瘜肉,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增生等。
(2)月經過少:排出之經血量很少。可能只持續1-2天,甚至僅幾個小時。月經過少有時發生於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引起之子宮內膜萎縮,也可能由於子宮擴括術後造成之子宮內膜粘連。
(3)經期過長:(i)月經出血超過7天,但少於14天者稱之;(ii)月經出血量超過80ml者亦稱之(與月經過多同)。若出血超過14天,則稱為亂經。長期下來易造成貧血。
3.無周期性之月經異常
(1)月經間出血:兩次月經之間的出血,又稱排卵期出血。這是生理性之出血,通常量少且可自行停止。
(2)月經前出血:月經來臨之前幾天發生點狀出血,黃體機能不全者常有此症狀,這乃因動情激素及黃體素過早下降所致。
(3)月經後出血:常因黃體之萎縮太過延遲黃體機能持續過久,導致子宮內膜之剝脫不完全。
(4)亂經:不定期又不定量之出血,有時出血、有時停止、有時量多、有時量少。常發生於青春期與更年期,多因無排卵引起。
一般來說機能不良性子宮出血之診斷靠〝排除法〞,要先排除所有器官性病灶(需安排超音波有時需作子宮擴括術) 。
最後我們來談機能不良性子宮出血之治療:
1.賀爾蒙治療法。
2.外科療法:
(1)子宮擴括術後再給予賀爾蒙治療法,連續3~4個月。
(2)子宮內膜破壞技術。
結語: 東方婦女對於月事較難以啟齒,也所以常在婦科門診發現較為嚴重的病例 ,其實每個婦女一生中一定至少會有一次月經異常,希望婦女朋友皆能愛惜自己的身體,不再為月事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