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顏面神經麻痺是一種急性神經發炎,常常一覺醒來出現包括嘴巴歪斜、口水外流、眼睛閉不緊、味覺異常、耳後痛、耳朵怕吵等症狀,其原因多與病毒感染侵犯顏面神經有關,最常見的就是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另外若因帶狀疱疹病毒感染,除顏面神經麻痺症狀外,在外耳道與耳後會出現紅疹與水泡。
1.一側面部表情肌肉出現不對稱、癱瘓
2.患處肌肉無力及失去彈性,令面部有變形的感覺
3.眼睛不能閉合,並感到乾涸
4.說話及進食會感到困難
5.頰部及耳背感到疼痛
6.可能舌前2/3味覺減退或喪失
7.不能做皺眉,閉眼,鼓腮,吹口哨等動作
顏面神經麻痺如何診斷?
●一般而言,醫師可以就病人的臨床症狀與徵候便診斷出顏面神經麻痺。
●也可以藉助神經電生理檢查,如神經傳導與肌電圖,幫忙診斷與預測未來恢復情況。
顏面神經麻痺如何治療 ?
●顏面神經麻痺最重要就是需儘早治療,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與留下後遺症。
●主要的藥物治療是發生一週內給予口服類固醇,根據研究可以縮短恢復時間。若發現是帶狀疱疹病毒感染,可以併用抗病毒藥(Acyclovir)。
●按醫囑定時服藥並返回門診追蹤。
●可同時於復健科安排復健治療
如何自我照顧 ?
●刺激局部血液循環,維持肌肉張力
●臉部按摩:每天以手輕柔向上的按摩數次以增加臉部血液循環、減輕麻痺肌肉的僵硬感。
●臉部肌肉運動:站在鏡前施行
1.提眉(額頭顯出皺紋)及皺眉(雙眉間)動作。
2.閉眼動作(雙眼緊閉),眨眼動作。
3.作吸吮動作。
4.吹氣球運動。
5.作鬼臉活動臉部表情。
6.咀嚼口香糖。
7.出聲閱讀書報。
進食:
●避免進食堅硬的食物,如核果類、花生、開心果、瓜子等。
●盡量食用粘稠度較高的飲食,如濃稠的粥類等。
個人衛生:
●因眼睛不能閉緊,會導致眼角膜的乾燥、破損與發炎,所以需注意眼睛的保護,白天應戴太陽眼鏡,晚上睡覺時,先以生理食鹽水浸濕的消毒紗布蓋於眼睛外,再戴上眼罩,以維持眼睛濕潤。必要時由醫師處方給予人工淚液或眼藥膏使用。
●進食後馬上刷牙、漱口,以清除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渣質,維持口腔清潔。
●因顏面神經麻痺會造成流口水,應隨時保持臉部清潔及乾燥
顏面神經麻痺恢復情況如何 ?
一般來說顏面神經麻痺發生後前幾天症狀持續惡化,一週後才逐漸穩定,在第二到第三週開始恢復,八成左右病患在三個月內可恢復。少數較嚴重的病人,恢復的時間可能會長達1-2年,其顏面神經功能恢復的情形也不完全,而會留下後遺症。
資料來源:相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