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 |
|
精神病患之社區復健治療 |
 |
發表人 |
|
精神科 林明燈醫師 |
發表日期 |
|
2017-09-27 |
 |
文章內容 |
|
精神疾病的治療過程是漫長的,且長時間的疾病影響下容易造成精神病患者的社會職業功能退化,若在急性期治療後缺乏完整的社區復健治療下,這群人回到社區後很容易無法適應生活及尋求工作,造成疾病反覆發作及重複住院,因此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區復健治療更顯得重要。精神疾病的社區復健治療包含有日間病房、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及居家治療等,家屬除了幫助精神疾病患者規則就醫、規律服藥之外,若能配合這些復健治療項目,協助其早日適應生活及尋找適當復健工作,對患者早日回歸社區無疑是一大助益。
日間病房:
患者因精神症狀發作於急性病房全日住院後,其精神症狀穩定,但是未完全建立服藥監督機制及日常生活作息下,可嘗試白天至醫院接受治療、訓練服藥順從性及生活作息,晚上回家,以為回歸家庭與社會之準備,其於日間病房所接受之治療除了疾病監控及藥物順從性指導之外,依病情之需要尚包括積極的職業訓練復健、庇護性工作訓練、團體及社會功能訓練等。
社區復健中心:
病人經評估其職業功能退化,無法經由復健訓練恢復至原有水準,只能以從事庇護性工作,且尚可半獨立的於社區中生活,則可至社區中所規劃的以長期照顧精神病患為主之復健中心,其活動方式類似日間病房,但其訓練及提供的治療內容以娛樂治療及訓練日常生活能力為主。
康復之家:
某些精神病患因病情或家庭因素,而必需獨立生活者,為訓練其獨立自主之能力及提供專門職能復健訓練,故需提供較具保護性及治療性的居住場所,以利病患之恢復,並為回歸社會準備,可避免長期於居住療養院,而導致功能退化。在此有系統的施以獨立生活訓練、工作及職能復健訓練,使能減少其對家庭、社會的依賴性,讓家屬得有一個安心喘息的機會,也希望促患者逐漸能適應社區並回歸社區生活。
居家治療:
居家治療業務主要目標是針對社區中無病識感、不願就醫、家屬亦無法帶至醫院就醫之慢性病患,或精神病患因症狀影響,干擾家庭生活,家屬無法照顧者,提供精神病患及其家屬持續性、可近性照護、給予適當衛教與生活指導,降低精神病患疾病復發及再度入院,協助患者早日回歸家庭、社會,減輕家屬照護負荷。其好處是可以保持病患與醫院之間的聯繫,減輕病患及家屬出院後的焦慮,促進病患在社區中生活得更好。
|
 |
|